交換眼神筆記 leekasing.net (原為李家昇博物志之交換眼神博客)

這個網頁原是2009至2016年間撰寫的一個網上中文欄目:「李家昇博物志之交換眼神博客」。已經停寫多年。今天忽然想到又著手把它翻出來,不過已再不是甚麼博客了,大概會是照片,瑣碎文字,甚至中英夾雜,不同片段事記的混合使用。欄目改為交換眼神筆記。之前所寫的一概留下,備作翻查。(2021年10月19日按)

Wednesday, January 27, 2010

10.3 二讀記,二讀補及其他


關於「二讀記以及一些商榷的事項」怎樣開始,已在2009年初談過,這裡不再重複了。有些朋友建議說如果圖片之外還有些文字就好了。我未必可以每圖都寫個文字,但我會在這裡在二讀補的標籤之下,分別陸續補記上有關該等書的一些資料,例如出版社、作者等。個別的書,如果興之所至,也許寫一點文字。我和有些書關係較近密,有些則工具而已。但二讀記的原意不是只拍我喜歡的書,況且喜歡也有時段性的。不同的書在不同時間有過不同層次的關係。這些書大部份都是在八十年代之後買的,那時我已開始了轉向視覺藝術,文學書也較少買了。開始買書是在七十年代初,那時用稿費,及所有零用錢來買心好書當然開心不已。不過父母不喜歡子女看雜書,所以買書看書還是地下活動。後來,問題大致解決了。不過生活流離,書們也是居無定所。有段時間它們睡了我大半蓆床,漸漸書也多積了,我便只好選尤心好者共睡。後來開始學設計,一近友遠處有個工作間,當時共弄些甚麼東西,因工作方便,我便把書轉移存放在他處。一來也兼可解決了我的問題。好景不常,及後那友失卻聯絡,可以說,我早期所有的書大致都盡失了。能夠漸漸回到書的世界,還是八十年代的事。七十年代中,認識了黃楚喬,不出幾年我們便開始了攝影的工作。工作所需,或知識惡補,我們都要看大量關於攝影或是視覺藝術的書及刊物。記得當時以一年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一套Time-Life岀版,十來冊的攝影大部頭書。窮困的時候所買的書也有好處,你會一看再看,每次都廣吸納。經濟寬鬆,買書多了,但你未必可能每頁都翻閱。我說過早期所擁有的文學書大致均所盡失,甚至,竟事掀引,才能憶及曾經有過某本。當時還未認識也斯,他的「灰鴿子早晨的話」剛出版時便買了一冊。我現時書架上有一冊余光中的「五棱少年」,那是黃楚喬的,大林版。我原來的文星版,以及余的其他的初版書卻一一失佚了。在「二讀記」我拍過一冊「花之聲」,也是黃楚喬的。當時我還同有過「風之流」,「月之芒」等。這些也影響過我對一本書和一份期刊共冶的看法。還好,有很少量當時的書還留在身邊,例如「覃子豪全集」一二冊(藍星詩社版),方莘的「膜拜」(現代文學版)等。漸漸,記憶也開始不好,書架上一套「魯迅全集」十六冊(人民文學版)原以爲是當時幸存之物,細看是在1981年出版。出版時其實已是婚後。七十年代生活流離,不可能還有如此大部頭書留下之僥倖。我讀魯迅,大多是香港當時按原版影印(翻印,但不一定是盜印)的本子,這些與及其他關於魯迅的散本均都失佚了。曹聚仁出版「魯迅年譜」,我買過一本。此外,我也有過上下冊的「魯迅日記」,是我喜愛的版本。上冊借了給一老師,後來連下冊也因爲寄存事件消失了。後七十年代,開始喜歡美術,王伯敏「中國版畫史」等書,看來看去,這些平裝書失了。有些因此影響出來而買的線裝書倒還在手邊,例如郭沫若的「石鼓文研究」,鄭振鐸編的「楚辭圖」(上下冊)。還好,寄存還是有個界限。書被丟掉的情況也有別種,例如我有一冊大開精裝的「戶縣農民畫」,一回爲波文書局的刊物「波文」寫了一篇有關的介紹文章,文章送去後來沒有發,但借給去做圖的書卻給掉失了。今日科技下的運作就絕不會有此出現,只要掃描個檔案電郵送出就是。學設計的兼學了版畫,老師以幻燈片給我們看中國版刻書的資料,那些書(線裝複刻本)在六七十年代還算平而易得。十年後(即八十年代)在港已動輒數百元一冊。所以每次回廣州即逛古籍店(即官方二手書店)。比較誇張的是一回到北京拍照工作(九十年代),午飯時間從餐桌上溜走去了琉璃廠附近的中國書店,瞬眼之間速速買了包括:「李明仲營造法式」(1函8冊),「中國版刻圖錄」(1函8冊),「點石齋畫報」(5函44冊),「十竹齋書畫譜」(1函4冊)等不下十種。其中一冊我覺得最爲難得者爲「綿竹年畫古版墨綫選編」,開本21吋乗15吋,線裝,共98頁。其實那並不是一件甚麼出版物,而是一冊原件版畫釘裝而成的線裝書。是次行動口袋帶了數千元人民幣,買書如拔鎗連珠,策略是只釘瞄線裝本子。老實說,當時的極限是看雙手能提多少而已。不出一小時我已回席間,他們還未吃完最後一道菜。最近一次在國內買書是2008年底的事,也是因爲拍攝的工作去了深圳。我在深圳書城留了一個下午。畢竟年紀大了也沒有那麽瘋狂,世界也不是從前的世界。我買了一籃子林少華譯的村上春樹,李漁的「閑情偶寄」,岳麓書社重排「紅樓夢脂硯齋批評本」上下冊。我一直都沒有看紅樓夢,想這回安靜下來可選個較好的版本作個入手。回來後紅樓夢未怎的開始真讀,倒給黃楚喬先開始了。她原是在看張愛玲,裙帶關係卻去了讀紅樓夢。在周汝昌與劉心武之間。曹寅與康熙。不過我們現在又改變了策略,不怎樣的買書。星期一及二(我們的)畫廊都休息,都可以往圖書館跑。這裡的市立圖書館算方便,而且常在添新書。在網上搜索留了書,在就近的一間提取便是。黃就是這樣的讀了張的「小團圓」及其他。沒有買張愛玲其他的書,卻在多倫多一中文書店買了張的「對照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也許要看的書和要讀的書有點不同罷。最近,讀書還有個好去處 - 「鄭裕彤東亞圖書館」。二百元(加幣)年費辦個研究人借書証,可以同時借出不超過100本書。單是讀關於紅樓夢,已有整個書櫃的書可看了。要不是大冶學舞文弄墨,讀書只爲私欲這裡則滿足得可以。如今,決定買書與不買書已不是那麼絕對,心愛之物也未必一定需要坐擁。有時買一本書只因是眼緣,有段時間完全不買書藉口是書架全都滿溢了。後來又眼看四周的檯面茶几都滿堆起來。總之週期起伏,也不強求。買書看書還是需要空間,我是說心的空間。有朋友到訪,看見牆上書架問書是怎樣分類的,我答曰以書的高度爲定。他錯愕。我把港式空間調理術演繹成爲獨特圖書管理學。大致我都沒有棄書的習慣,但卻無奈棄掉了很多刊物。書是聚焦,刊物卻是散點。沒有足夠的空間,刊物便首當了犧牲者。一個時期,我是訂閱「人民畫報」和「文物」的。有一回要搬家,都把它們棄掉了。十年之後需要和想要的東西不同,想起十年前所棄掉的,便覺後悔。一回看到一則網誌談香港的刊物,它所提及以及說欠的大槪我都曾經存過一陣子,但很多都因爲甚麼的光景扔掉了。我愛買雜誌刊物,花在買刊物的費用可能不甚亞於買書者。八十年代初,荒木經惟在日本以外還是少爲人知,他出版的「寫真時代」我便在銅鑼灣的松板屋買過幾期。他的私生活寫真,私日記私小說連載,刊物也如一道私人會所。這些刊物大概是我從蘭桂坊搬出時,與其他的一些雜誌一同棄掉了。荒木早期的「寫真時代」如今已是藏家極品。九十年代他又捲土回來再出版「寫真時代」,我在東京買過一期,不過那是完全另一回事了。1996年我們去北京展覽,順道探訪並認識了榮榮,劉錚等人。中國當代攝影的中堅份子,當時還是潦倒光景。他們出版了一份攝影刊物:「新攝影」,用影印機印刷,每期只造20本。我買了第一期,編號第5本。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攝影的見証物罷。我現在還保存了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間十多年的「流行通信」,日本的現代專業攝影及設計發展史於此可找出脈絡耳。「WIRED」雜誌在1993年剛出版時便開始買,當時每期是在中環的雜誌攤子留訂。算是一份我最鍾情的刊物,雖然間斷過一段時期,今天我仍是該刊的訂戶。甚麽時候等獲頒個忠心獎。其實我不是完全看掉所有的文章,它維持著我的脈搏而已。可能在所有(我的)書本,關於電腦的最乾淨利落,被拋掉後最沒有後悔的後遺症。十多年前來了多倫多,第一件偉業是開始了多年在香港想做而又不能做(實在太忙)的事情 - 發展網站和架設伺服器。及後又進一步做了資料庫和資料庫伺服器。對於一個完全沒有電腦學問背景的人來說,電腦本籍便成了進入之縫。目下身邊電腦本子不下百冊,當時採的是圍堵戰術,這廂的不明白便看那廂的解說。沒有一個書給你完全的天梯。好了好了,俱往矣。電腦書之過時,也與運算器的速度與時並進。它們都是你最沒有感情担子的異數罷。今天已幾乎完全不買電腦書了。向女兒學習,如有不懂便谷歌。我開始買書的時候,在北角華豐國貨公司的書畫部刻了一石章:「家昇藏書」。我寄存失掉的書大部份都蓋了此印。後來的書,改用了另一橡皮印:「李家昇黃楚喬圖書館」。不過蓋印的大部份只是普通平裝散本,線裝良本的一律留它潔身乾淨。每當想起書印也想起歷代之畫本,甚麽人藏過該畫便上蓋某某鑑藏,有如撒尿爲記。去年有好友回北京,住了竟月,回來後送我一在琉璃廠名店所刻之石章:「嘉星藏書」。我初看時猜反寫之篆文尤恐意錯。後來明白了,原來他每來電郵均稱我爲嘉星,我又從來不作指正。也許都是,書如衣服,名字只是一掛符號學。我們都在功能論和感情世界中排列和掉換先後的序次。
Photographs by Lee Ka-sing
All rights reserved. Inquire at: mail@leekasing.com
PostscriptX X代碼追記 游動詩寫室 也斯 雜事俳句 黃楚喬 梁秉鈞 香港點註腳集 zFICTION Tomio Nitto 携行記憶棒 荒木經惟 香島奇譚 李家昇 回看也斯 右座記 我的照相機 羅輝 陳啟 Beatriz Brasil Gary Michael Dault Simon Glass 中江俊夫 二读记以及一些商榷的事项 又一山人 山歌 李家昇百貨店 田曉菲 良寬 顧隨 麥顯揚 FUJI X-Pro1 Foodscape Four Stanzas of a Poem Glenn Beech Holly Lee Kai Chan Lee Ka-sing Shozo Ushiroguchi Steve Payne 光室草本 劉清平 女那禾多 本之景色 李保淦 李家升照片册 李家昇黃楚喬藏本 李志芳 李志超 李思菱 李錦煇 杜可風 楊兆宜 游 - 也斯的旅程 游動詩寫室抄本 潮田登久子 私畫廊 萬象國 蔬果说话 蕭蕭 貓爪文 迷樓與追憶 韓旭 香港點 Afga Cherub Shum Diary of a Sunflower EROTOS Fiona Smyth Gallery Z HK XPECIAL Hideo Suzuki Hôtel The Peninsula Paris IMPOSITIONS Jeannie Thib Joy Walker Lilian Tang Linhof MINOLTA TC-1 Mi-Lou and Remembrances Milena Roglic Nadav Kander Nicolas Baier OPUS Philip Glass Rol San Sukimoto Swimming Mirrors Time Machine Tommy Li Yashica Z FICTION Z域小說集 alphabeto 「Hollian Thesaurus」 「我的朋友,藝術家及其他」 「迷樓與追憶」 「顏色」Sé (color) 一場無謂的辯論 也斯吾友 - 跨媒介回應展 二讀補 于堅 交換眼神筆記 伊藤俊治 伍振榮 侯剛 光影作坊 刘健威 劉健威 劉正忠 劉鋼 十人詩選 周夢蝶 周紹良 唐曉渡 圖本俳句 在桌面A與桌面B之間以及其周邊的事物 多伦多神话 大島渚 姚瑞中 孔慶茂 宇文所安 小丁 山海經 岛尾伸三 岛尾真帆 島尾伸三 島尾敏雄 左右逢源集 廖偉棠 張清華 彈簧軸冊頁 彭恩華 德川光國 意象活字盤 方木小本 日塔富夫 日塔富夫相機店 易鵬 曾廣智 曾灶財 曾進豐 會田誠 朱舜水 李佩鳴 李家昇照片册 李家昇畫廊 李家昇百貨店手帳 李心純 李文蓂 李炳 李長聲 村山知義 東松照明 林和生 梁家泰 梁志和 森山大道 楊絳 楝方志功 橫尾忠則 泰康空間 洛夫 游動詩寫室(片斷) 溫瑞安 潘洗麈 王文興 神遊 秋螢詩刊 章景懷 紫禁城室樂團 細江英公 聽紫禁城室樂團 艾未未 葉軒 蔡明亮 蔣芸 蘇東坡 蘇澄源 袁柯 西川 許鞍華 談鍚永 謝至德 谷崎潤一郎瘋癲老人日記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辛笛 辛金順 邱剛健 邱良 金炳興 錢鍾書 陳復禮 陳黎 顏艾琳 顏震東 顧城 飛天老人 食事地域志 飯澤耕太郎 馬吉 麥繼安 黃亞紀 黃楚喬的外祖母 黃碧雲 龍笙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