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剛收到香港寄來「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9.2期。大約是在2003年,這份由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出版的刊物約我爲該刊來作一個重新設計。我設定了封面標頭,以及用圖方式,內頁文字排位等等。由於是一份很學術的刊物,設計也不容花巧。內頁文章多是長而密不透風,我建議每文之始皆配一圖。這一可讓各長文之間有個段落,二則可給讀者設個空想亭,進入文本前且伸個懶腰。再說,這也是給刊物設計人一處小小耍要花槍之地。當然,這也萬不能過火。我本來是想替該刊做一期全本,好能把設計細緻微調,無奈當時中文輸入還處於七國局面,文稿有來自北美,星馬,台灣,香港及大陸等不同的中文輸入制式。單是校對,已不是我這個港加跨境工作框架可以從容應付。所以我當時所能提供的,只是刊物如何地更新的設計大樣,至於用甚麼圖,內文細節便留待在港的設計執行人作進一步的演繹。還是到了2008年該刊的第8.2/9.1合刊我才替「現代中文文學學報」負責進一步的設計工作。不過,我負責的只是封面的設計與及內頁各文之始所用之圖。文稿排列還是由在港的班子負責,這樣方式也好解決了校對的問題。「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9.2期是以「五零年代的文學想像與政治文化:香港、台灣、中國大陸」爲主題。除了封面,目錄頁,內頁9篇文章的圖片,由於該期特別紀念賈植芳教授,我在致意左頁加了一圖,合共是12幅。其中封面的圖我作了色彩處理,其他的都是保持原來的黑白照片模樣。 所有的圖片都是由我的「萬象國」圖片庫選出。關於「萬象國」的運作概念,有機會再細談了。